精神健康資訊
精神健康齊關注
怎樣才算健康?
於1992年由「世界心理衛生聯盟」(World Federation for Mental Health) 倡議並訂定每年10月10日為「世界精神衞生日」,希望藉此喚起各國關注精神健康的問題。在談及精神健康前,我們需要先了解何謂健康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,健康是包括身體、精神及社交健康。所以,一個人身體沒有疾病,並不代表他就是健康。
甚麼是精神健康?
很多人或會認為只是有精神問題的人才需要關注精神健康。其實一個人即使沒有精神科疾病,也並不代表他的精神是健康的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之定義,精神健康其實是指我們能夠明瞭自己的能力、能應付生活的壓力、合符工作的要求及感到充實、並能對社區作出貢獻等。所以,其實任何人都需要關注及為自己的精神健康加油。
怎樣關注精神健康?
每天,我們也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;工作上的要求、經濟上的憂慮、人際關係的問題、家庭關係問題等等。這些均為我們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及情緒困擾。這些壓力及困擾若得不到適當的處理與宣洩,壓力便會不斷累積,令我們產生精神及情緒問題,甚至影響身體,例如會失眠、無精打睬、食慾不振等。情況就如我們患上感冒般,若能及早求醫及治療,則感冒便很快可痊癒。相反,將感冒問題置之不理,當感冒菌入侵其他器官時,其對身體所造成的傷害便更嚴重。
有精神情緒問題時,固然要對症下藥,但及早預防及全面關注精神健康則更為重要。所以,平日大家要懂得紓緩壓力與憂慮,多些做運動或參與活動;遇有不快,可向家人或朋友傾訴。但若情緒持續低落,壓力得不到舒減,便需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,盡快處理問題。
